溆浦县中医医院外周血管介入组带你认识下肢血管疾病
发布时间:
2021-05-18
作者:
“三四十岁的年龄,六七十岁的血管”,看似一句玩笑话,却是现今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如今,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血管疾病已逐渐呈年轻化趋势。数据显示,平均每5个年轻人中就有1人存在血管问题。本期科普期望更多人们的健康生活,从关注血管的健康开始。

一、血管的老化过程
❍ 血管年龄20岁:血管干净光滑。
❍ 血管年龄40岁:血管内开始有脂肪、垃圾的沉着,出现硬化的表现。
❍ 血管年龄60岁:血管内皮不光滑,开始有斑块凸出到管腔内,血管狭窄50%以内,不影响远端血流供应。
❍ 血管年龄80岁:血管斑块大,对管腔产生影响,远端器官的供血降低。
❍ 血管年龄90岁:血管堵塞程度严重,除了有脂质沉淀的斑块,还可能出现血栓。

二、加速血管老化的因素
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这“五高”都会加速血管的老化。

三、常见下肢血管疾病: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当动脉粥样硬化出现在下肢血管时,会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也就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尤其需要注意,堵得更严重一些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间歇性跛行。

深静脉血栓(DVT)的形成:
由于血流缓慢、血液淤滞,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在静脉管腔内形成血栓,静脉血栓好发部位是下肢。长期卧床或不活动的人群,往往是“深静脉血栓”的常客。

肺动脉栓塞
倘若任由“血栓”一路随着血液流回右心房,进入肺动脉,一旦堵塞肺动脉主干或分支,就会引起肺循环障碍,形成致命的肺动脉栓塞(PE)。

当出现肺动脉栓塞(PE)时,除了服用抗凝药物进行抗凝治疗外,还可通过溶栓治疗,将溶栓药物直接传输至血栓中。在溶栓的同时,根据病人的情况,医生通常还会在下腔静脉放置一枚滤器,防止腿部的下肢深静脉血栓上行至肺部,起到拦截血栓的作用。同时配合血栓清除装置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抽吸,清除下肢深静脉血栓,防止再次发生肺栓塞。
四、血管老化的征兆
1.腿脚麻凉
腿脚麻凉,是最早出现的血管老化征兆,因为脚是人体末梢,也是心脏最远端,当血管出现老化时,腿脚最先有感觉。
2.如果腿脚出现麻凉,走路时长的耐力降低,爬楼梯费劲等现象,说明可能存在着血管堵塞。

3.腿毛突然脱落
腿毛,是帮助我们判断肢体皮肤营养是否有障碍的关键信息。如果出现肢体缺血,腿部毛发会脱落,皮肤也会变薄,且容易受伤,不易愈合。
五、你的血管老了吗?通过下面几个小方法,可以对自己的血管状态进行一个初步评估。
建议45岁以上人群要重点关注血管健康,如果超过了4点则需提高警惕!
1.摸足背动脉:

【位置】大脚趾往上画一条线,二脚趾往上画一条线,两条线之间足背最弓顶上可以摸到足背动脉的跳动。
2.摸胫后动脉:

如果能摸到足背动脉的跳动,说明这条血管是通畅的,下肢血管情况应该还不错。
【位置】在内踝的下方,踝关节最凹陷的地方。
如果足背动脉和胫后动脉这两个位置的脉搏跳动无力,两只脚脉搏跳动不一致,说明可有堵塞。
3.抬腿测试

躺在沙发或床上,双腿抬高与床或沙发呈45度角,保持一分钟后放下,让腿垂下。
如果双腿或单腿在抬起时变得苍白,放下后需好几分钟才可恢复红润,或双腿抬起时呈现鲜红色,都说明动脉可能发生了堵塞。
六、预防:一种生活态度
管住嘴,远离“四高”食品,拒绝吸烟和二手烟;多喝水,常饮茶,少喝酒,不熬夜。

白开水和淡茶水,是血液最好的“稀释剂”,常饮可以防止血液粘稠度过高,减少血管堵塞。


溆浦县中医医院外周血管和肿瘤综合介入团队
溆浦县中医医院外周血管及肿瘤综合介入团队成员多次到湘雅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附一医院等大型三甲医院进修学习,参加短期培训及学术会议。经积极申请并审核通过于2020年成为中国县域医院出血中心联盟理事单位。外周血管及肿瘤综合介入组介入技术成熟,开展了实体肿块穿刺活检术;原发肿瘤和继发肿瘤根治性及姑息性消融术;肿瘤的灌注化疗及栓塞治疗术;肿瘤出血介入止血术。特别在肺小结节影像诊断及穿刺活检并同步消融诊疗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放射科、外周血管和肿瘤综合介入组
电话:3338482 地址:门诊综合楼四楼
溆浦县中医医院急诊科 3333555
上一页:
下一页: